萎缩性胃炎转癌要几年发表时间:2023-01-06 09:48 胃病在治疗中需要注重日常护理,如不注意可能会向胃癌发展。那么,胃病向胃癌转变是否有征兆可寻呢?日常生活中,应该如何预防胃癌呢?在慢性炎症向胃癌的进程中,化生、萎缩及异型增生被视为胃癌前状态。萎缩性胃炎只是一种癌前状态,在有效治疗下并不一定转变为癌症。 胃癌形成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,如果得了萎缩性胃炎,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,若发现早期胃癌,可通过镜下治疗。具体转化为癌需要的时间是不能确定的,在病情较轻时积极治疗,注意生活饮食习惯等,转变为癌需要的时间就长,甚至不转变为癌;但如果治疗不及时,或者生活中不重视注意事项,就可能会加重或者引发癌变提前。 一般萎缩性胃炎如果长期反复发作,发生癌变的几率也会增加。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一些药物治疗下有可能获得逆转,中、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治疗上比较困难。特别是对于体质比较弱的人,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往往会更大。 萎缩性胃炎患者要注意饮食规律,食物应多样化,避免偏食,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;不吃霉变食物;少吃熏制、腌制、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,多吃新鲜食品;避免萎缩性胃炎加重,使癌变提速。 因此,萎缩性胃炎在积极有效的治疗下不一定能转变癌症,转为癌的时间也因人而异,患者应该去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治疗,并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。 从胃病到胃癌有5个征兆胃病向胃癌转变,有以下5个征兆: 1 疼痛性质改变 无论是胃炎还是胃溃疡,发病时的腹痛都有各自特点。以胃溃疡为例,正常来说在饭后一小时左右会出现痛感,一旦这种疼痛变得持续性且毫无规律,就应该要警惕癌变的发生。 2.上腹出现肿块 留意腹部情况,如果能在心窝摸到质地坚硬、挤压疼痛的包块,就需要引起注意。否则随着包块的增大,会累及背部、胸部甚至是胸骨后,导致不适感加剧。 3.烧心泛酸 烧心一般在胸骨下部的位置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心窝”,就像有一团火在燃烧,有烧灼感。胃酸反流到食管里后,会腐蚀食管黏膜,严重者可形成反流性食管炎、食管溃疡或食管狭窄甚至癌变。 4.体重骤降 胃病患者的消化能力减弱,容易出现食欲减退、腹泻、乏力等症状,这属于正常现象。但如果在短期内身体发生急剧恶变,机体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出现吸收障碍,体重快速下降,有明显消瘦,且吃药也无法缓解病情,就可能是癌变信号。 5.大便发黑 某些食物、药物或者是便秘都可引起大便颜色的改变,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,如果是无法解释的黑便,表明胃溃疡正在发生癌变,需要到医院做检查。 胃癌预防,要全面出击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,且由于多数胃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,治疗难度较大,因此预防胃癌十分关键。对于胃癌,一定要从病因到癌前病变到胃镜筛查进行全方面的狙击! 1.从病因开始预防 胃癌是多因素、多步骤、多阶段发展过程,由遗传因素、地理环境因素、饮食因素、幽门螺杆菌等多种因素引起,其中环境因素、饮食因素、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癌的主要因素。 胃癌的根本因素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,最近 10 多年,新的研究结果纷纷出炉,覆盖多个有着不同胃癌负担的国家和地区,研究结果显示,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把胃癌的发生降低 34%~53%不等[2]。 ▲图源:uptodate 因此,对14以上成年人应每2年一次筛查幽门螺杆菌,阳性者都必须根除,这是防止胃癌的首要措施,也是最重要措施。 另外,还需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来预防胃癌。如:低盐饮食;戒烟、戒酒;尽量避免进食腌制、烟熏、油炸和烧烤食物;避免霉变食物;多食用新鲜蔬菜、水果等。 胃癌也有一定遗传倾向,因此,一级亲属中有胃癌患者的人更要做好胃癌防治。 2.警惕癌前病变 目前胃癌发生的主要模式是:正常胃粘膜→非萎缩性胃炎→慢性萎缩性胃炎→肠上皮化生→不典型增生→胃癌。 肠化生一般指肠上皮化生,是指胃粘膜腺上皮细胞被肠型腺上皮细胞所代替,即胃里的原有细胞被类似肠道里的细胞所替代,属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一种病理表现。 需要注意的是,肠化生与不典型增生都属于癌前病变,但并不是说癌前病变一定会发展成为癌症。 因此,合理治疗癌前病变,有可能控制炎症并逆转萎缩、肠化、上皮内瘤变。治疗上主要是根除幽门螺杆菌;使用胃粘膜保护剂量和抗氧化制剂,叶酸对逆转萎缩肠化有一定疗效;尽量避免损伤胃粘膜的药物,改变不良饮食习惯。 3.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胃镜是目前筛查胃癌最有效最权威的方式。因为如果是早期病变,没有形成肿块,B超甚至是CT检查是比较难发现的,只有通过胃镜检查才能准确发现早期病变。 但是,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胃癌早期或者临近癌变的癌前变化识别困难。与结直肠癌癌前疾病常常是一眼看到的隆起不同,胃癌的癌前变化可能只是轻微的黏膜色彩差别,需要胃镜医生和优质胃镜的良好配合。 根据《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》,年龄>40岁有腹痛、腹胀、反酸、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,并有慢性胃炎、胃黏膜肠上皮化生、胃息肉、残胃、胃巨大皱褶征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,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。 但消化内镜因为对于内镜医生技术与经验的依赖尤为明显。如有的消化道病变与正常组织特征相似、通常非常微小,本身不易被发现;在检查过程中,医生手术的操作,使有的病变可能只出现在内镜镜头前显示半秒钟时间,只有非常有经验的内镜医生才能准确实时做出识别,检查难度和强度极大;中国目前消化科医生数量不到四万人,繁重的诊疗任务对临床医生的身心是极大的考验,而工作中因状态起伏而出现漏诊在所难免,这些因素交集从而导致我国胃镜下早癌的发现难度极高。 因此,对于患者来说迫切希望医院可以提供包含“实时处理医学影像,自动准确识别病变、同步提示病变位置”等功能的产品和服务,帮助医生和患者控制内镜手术质量,避免漏诊;同时帮助医生、医院提高检出率,增加医疗服务收益。慧维智能的产品——内镜“帧探”,刚刚正式上线的AI辅助检测胃部功能已获得到药监局正式批准,能有效帮助内镜医生提高胃镜检查的检出率,对于肠、胃道疾病有着实时、灵敏、准确的检出效果,致力于帮助医生提高检出率、保护患者,从而通过AI赋能动态医学影像造福社会。 参考来源: [1]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, 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, 刘文忠,等.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[J]. 胃肠病学, 2017(6). [2] Lee YC, Chiang TH, Chou CK, Tu YK, Liao WC, Wu MS, Graham DY. Association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and Gastric Cancer Incidence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Gastroenterology. 2016 May;150(5):1113-1124.e5. [3] 《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》 |